0308【尚待开发的广西】
其他官员再躺平,也得去衙门点卯坐班。 朱铭和范致明二人,却是整日无事可干,相约去七星山散心,顺便为兴建书院选址。 七星山在桂州城东,漓江对岸。 两人各自带着亲随,踱步前往渡口。 出城不远,便见十多个夷人结伴而来。男子发髻如椎,穿着斑纹袍子;女子上衫下裙,纹路极为花哨。 无论男女,皆带兵器,打着赤脚。 他们估计是来卖货的,而且货物有点吓人。 男人们抬着一头棕熊,由于体型过于庞大,四肢被斩下来分开携带。 这玩意儿叫“人熊”,也就是“罴”。 朱铭看了一阵,好奇问:“这些是哪族的?” 范致明说:“瑶人。” “桂州瑶人很多吗?”朱铭问道。 范致明说:“周边山中,皆是熟瑶,可讲汉话。更远的山中,多为生瑶,不服王化。熟瑶性情温和,常来州城卖土货。生瑶却凶暴异常,每每下山劫掠,汉民多受其害。” 朱铭打听道:“可会耕种?” 范致明道:“熟瑶精于耕作,多种粟米、豆子、山芋,与汉民一般无二。生瑶刀耕火种,辅以打猎为生。” 这里的瑶人,都不种水稻,因为全住在山里没有水田,生活相对还是比较困难的。 或许是见他们穿得更好,那些瑶人居然主动上前:“贵人可要买人熊?肉好吃得很,这皮也结实。” 朱铭可不吃熊肉,说道:“还有甚别的土货?” 几个瑶族女子,立即放下背篓。 朱铭瞅了两眼,有麻布等日用品,也有许多工艺品。 “此为何物?”朱铭捡起一块黑色石头。 一个瑶族女子说:“滑石。” 范致明道:“滑石是桂州贡品,可以入药,也可做装饰。有黑有白,光滑如玉。” 其实就是硅酸盐矿物,瑶人拿来没啥用,汉人倒是很喜欢。 这些滑石打磨过,而且上了油,看起来就像玉石。 朱铭感觉有趣,便掏钱买了两颗。 继续往河边走,范致明说:“桂州湿气重,滑石可除湿气,也算一味好药材。” 前方立着几块石碑朱铭来时没怎么注意,此刻却见碑上刻着各种药方,忍不住问:“怎立碑镌刻药方于道旁?” 范致明解释道:“大宋建国之初,广西尚未开化。陈公尧叟,履任广西转运使,先是疏通灵渠与漓江,又在广西推种水稻和苎麻。那时医学不兴,广西百姓得病,皆杀鸡祈神保佑。陈公派人搜集验方,刻碑立于各处要道,方便百姓抄录,医学这才在广西传开。” “真是能臣啊!”朱铭不禁感慨。 他穿越前就知道陈尧叟,但并非因其治民功绩。而是陈尧叟身为四川人,在澶渊之盟后,建议皇帝迁都去成都,被宰相寇准一通臭骂。 范致明说道:“可惜,广西至今也多瘴气,汉家官民难以深入不毛。” 广西这边容易得病,推广医学的官员,不止一个两个。 比如邕州(南宁)知州范旻,发现百姓得病之后,只顾拜神不愿求医。于是张贴告示,谁愿意看病的,可以找他报销医药费,他自己掏腰包来解决。又在各处神龛之上,刻下许多药方,拜神的病人都能看见。 最头疼的,当属瘴气。 北宋初年,派往广西任职的官员,死亡率竟然达到70%。 陈尧叟离京赴任的时候,好友给他写了首送别诗,大致内容是:广西那破地方瘴气厉害得很。我把你送出东京城门都感觉自己魂断神伤,老兄你要多多保重啊。 驻扎顺州(越南高平省)的士兵,病死者十之七八,就连知州都染重病。 十多年前,王祖道拓地1500里,建城调兵去驻守。仅一年时间,士卒就死亡近半。等他升任兵部尚书,士兵没死的全跑了,蛮夷卷土重来,还经常出山劫掠。 坐船过了漓江,来到龙隐岩附近,范致明指着前方说:“到了夏日,七星山也有瘴气。若在此地讲学,不可进山太深,须得在山下建房。” 朱铭对此颇为费解:“瘴气究竟是何物?” 范致明说:“南方之病,皆谓之瘴,在北方没有。” 大概就是一些热带病的总称,疟疾、痢疾、出血热、沙虱热等等。有的通过蚊虫传播,有的通过水源传播。 范致明说道:“其实多喝热水,不喝生水,就能避免疾病。但须长久教化,非一朝一夕之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