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. 第 18 章 北京狄道格后援会……
狄思科乐呵呵地避重就轻:“我确实好久没见您了,但您应该天天都能见到我呀!我那个牙膏广告恨不得一天播八遍呢!”
岑大娘被他逗得直乐,给兄弟俩倒了茶,就要出去做饭。
“先把房证给我看看。”岑深直奔正题。
接过了狄思科递来的房契,他瞧见地址就“嚯”了一声,“你们这地段最少得值五万斤小米了。”
狄思科疑惑:“啥意思?”
“哈哈,这是我们同事开玩笑的说法。”岑深简单解释,“早年间给城区土地作价的时候,划定了18级。像王府井那一片是1级地,一亩地价值六万五千斤小米,城根儿一带是18级地,一亩地只值三百斤小米。你手里的这两套房,尤其是这个门市房,五万斤小米肯定有了。”
兄弟二人被他说得内心火热,但是想想如今的情形,又扫兴地熄火了。
狄思科连忙介绍了这两套房的问题。
“房管局的同志说,这两套房因为无人认领,在解放初期就成了无主房。但是我小姨这张地契却是在它成为无主房以后签发的。这不合逻辑呀!”
岑深没管逻辑问题,而是问:“纠纷办的人给你们解决办法了吗?”
“给了,让我们找到房契上的原房主,现房主,见证人还有产邻,几方对证。”
要是能找到人,这房契怎么会留到现在才拿出来!
岑深是在另一个区房管局给领导当秘书的,这类纠纷没少听说。
他迟疑半晌才低声说:“房管局以前的资料经历特殊时期后,管理比较混乱。你会觉得不合逻辑,很有可能是因为,在国家代管期间,这两套房其实已经从公产变回了私产,但是这部分记录在区房管局没有留档或者丢失了。当然,这都是我的猜测。”
闻言,狄思科瞬间就开了窍。
他就说嘛,整件事情怎么古古怪怪的。
“岑哥,您说我们这房子还能要得回来吗?下一步该怎么办啊?”
“这件事在两可之间,关键是要找到中间缺失的那部分材料。从而认定你们这两套房,是私产并不是公产。只要明确它是私产房了,之后的手续就好办多了。”
二哥急得抓耳挠腮,拧眉问:“那房管局都找不到的材料,我们去哪里找啊?”
这也太难为人了。
岑深其实不太想管这种事,虽然这是另一个区的业务,但是毕竟都是一个系统的,弄不好就要得罪人。
不过,人家带了重礼登门,小狄现在又在小姨子手下工作,他要是一点忙不帮,又有些抹不开面子。
沉吟许久后,他才隐晦提醒:“如果区局没有这部分材料,你们可以去市局,或者辖区房管所查一查。”
二哥感觉自己嘴里的水泡又变大了。
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呀!
而狄思科想的是,这个办法虽然很难实现,但这总比被政策直接卡死好多了。
最起码还有一线希望。
此后的几天,他就抽空往辖区房管所和市局跑。
凭良心讲,工作人员们的态度都是很不错的,可是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,这种几十年前的资料,谁有工夫帮他查呀。
接连碰壁好几天后,郭美凤瞧他好像被累瘦了,心疼地说:“要不我找老徐帮帮忙吧?他们文化局兴许也能跟房管局搭上话。”
“您可别找徐大爷,万一人家搭不上话,那不就在您跟前丢面子了嘛。”
郭美凤见他还能开玩笑,心情也跟着放松了一些,顺了顺他的头毛说:“要是你小姨还在,哪能让你去求爷爷告奶奶!”
狄思科笑嘻嘻道:“您得这么想啊,要是她还在,这些东西也轮不到我头上啊,人家肯定留给亲生儿子了!”
郭美凤手下顿了顿,揭过这个话题,转而问他接下来有什么打算。
“我不能把时间都耗在这上头,反正已经在纠纷办那边立案了,就等消息呗。”狄思科想得挺开,“咱之前没有那两套房子,过得也挺好。着什么急呀!”
狄思慧跟着附和:“对啊,五哥,你放宽心,别总惦记房子了。你看这个月的《都市月刊》上,也登了你演出的照片呢!这报纸杂志的宣传力度可真不是盖的,咱胡同里有好多街坊都在问你是不是当大明星了!”
瞄了一眼杂志上的报道,狄思科脑子里突然闪过什么,对小六说:“你把最近的报纸都找出来,让我看看!”
“马上就熄灯睡觉了,你看什么报纸啊!”
“你们别管了。”
狄思科捧着一沓旧报纸出门,在院子里点灯熬油看了大半宿,次日天刚蒙蒙亮就骑着自行车跑去了日报社。
并以提供新闻线索的名义,成功进入了办公楼。
“同志,您要提供什么线索啊?”接待他的是《我为改革建言献策》的专栏编辑。
狄思科就竹筒倒豆子似的,将自家两套房的纠纷跟记者同志说了。
专栏编辑原本对这小伙子的新闻线索,还抱有一定期待,毕竟没有两把刷子,也不会亲自跑到报社来献策。
可是,此时却越听越不对味,他急忙打断道:“这位狄同志,我只负责给改革献策的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