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03 章
【“驾驭着汉初三杰这样的大杀器,刘邦一路横冲直撞的杀进了秦末这个巨大的舞台,他虽然多疑,但又有足够的魄力,在关键的时候永远用人不疑。 一统四海平定天下,肇建汉四百年基业。 司马迁说:“五年之间,号令三嬗,自生民以来,未始受命如斯之极。”意思是说秦汉之交的这五年,有能力左右时局的人,换了好几茬,而刘邦是最好一波。 诚然,亡秦并非刘汉一家之功,前有陈胜吴广首倡起义,后有项羽征伐秦军主力,只不过最后帝祚归于汉家,只不过笑到最后的是他刘邦。 可其他人为什么都不能成为赢家,独独到了他刘邦这里就功成了呢?” “楚霸王项羽够厉害了吧,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,自封西楚霸王,分封天下十九国,天下诸侯王皆仰他鼻息。 可他最后却败给刘邦,说没有项羽灭秦主力,哪里有刘汉天下的实在应该去看看脑子。 历来王朝末路,天下起义不断,何曾有过一人就亡国? 灭秦有他项羽一份功劳,难道没有其他人的功劳吗? 说刘邦占便宜,可刘邦这个便宜占的那个不轻松,他称帝之前打了七年仗,打败项羽之后在定陶登基。 在称帝之后又打了七年仗,韩信、英布、彭越等等厉害的异姓诸侯王,都被灭得差不多了,才为后人留下一个相对稳定的江山。” “以灭秦之战中项羽的表现当然值得尊重,彼时诸侯亦是“跪服”,可是项羽自己先失民心,后失诸侯之心,也就不怪天下人群起而攻之。 他也曾是英雄,可最后又成为恶龙。 哪怕我很喜欢很喜欢始皇帝,可是也绝不容忍胡亥这样的皇帝在位,哪怕我为大秦的覆灭而遗憾而可惜,但是我依然赞美反抗压迫的英雄。 而曾经,陈胜吴广,项羽都是这样的英雄。” “历史并没有抹去他们的功劳,但也如实记下他们的暴虐。” “百姓最是淳朴,谁对他们好,他们就拥戴谁,而最后能使天下归心的是刘邦。 汉高祖刘邦,大汉的建立者。”】 刘邦并没有因为天幕夸赞项羽这个老对头就是不高兴,因为那是事实嘛,抛开立场来说,项羽确实是个英雄好汉。 当敬一杯酒。 【“乱世相逢勇者胜,战场上拼的是武力值,若论行军打仗的本事,英雄豪迈的气概,刘邦算不得是拔尖的。 项羽之豪迈,用一句诗来形容是力拔山兮气盖世,用一个典故来形容是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。 韩信用兵之神,以萧何的话来说是国士无双。 还有张良,萧何......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是最顶端的,无人可比的。 刘邦哪一方面都不如他们,秦末之中,他也绝对不是最闪亮的崽。 可是,最后是刘邦尽收民心。 难道是天下人都瞎了眼吗?” “世人口中的刘邦和史书中的汉高祖,竟然分割成两个极端的存在,让人见了也不禁心生荒缪,这真的是同一个人吗? 史书中的刘邦,大差不差,是众口称赞的厉害皇帝,哪怕私德有亏,可谁会拿私德来要求一个皇帝呢。 在皇帝至上的时代,人们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做好皇帝的职责,而这一点,他做得很好。 恐怕是做得太好,才让人诟病呢。” 李一笑了笑,“像我对皇帝的要求实在不高,不求他们完全体会百姓,只要不苛政,让百姓活的下去,只有保证国家统一,不被入侵,那就非常棒啦。” “当然,我这个标准其实就是明君的标准了,我知道。 但是,要求一个皇帝做明君,过分吗?完全不过分,并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否则凭什么你是皇帝。 不做就滚! 而刘邦他恰恰很符合我的要求,所以我赞美他。”】 刘邦一只手撕了块狗肉,吃得津津有味,不时点头,不错不错,就是这样。 【“在关键的时刻横空出世,统一天下,继承秦制,影响往后两千年历史,这就是天降猛男汉高祖刘邦。” “都说大秦七代明君,可大汉也不遑多让。”李一眨了眨眼,仿佛透过天幕对刘邦说,“自刘邦以后,大汉几代掌权者都给他各个精明能干,算一算也是七代呢。 这么一看,也太对标大秦了吧。”李一侧目。】 刘邦大喜,七代有为之君吗? 张良萧何可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,他们注意到天幕用的是掌权者这个形容词,那是不是代表,执掌朝政的未必是皇帝,嗯,例如太后,亦或者权臣……